秋收过后,临沂市郯城县红花镇的田间地头不见散落的秸秆,取而代之的是满载秸秆的运输车辆穿梭往来,一派“变废为宝”的忙碌景象。
近年来,该镇聚焦秸秆处理难题,以“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农户参与”模式,推动昔日农业废弃物完成“华丽转身”,实现生态效益与农户收益双丰收。
此前,秸秆焚烧污染环境、随意堆放占用土地,一直是困扰当地的难题。为此,红花镇主动对接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在全镇规划建设多个临时收储点,配备专业打包机械,组织农户有序交售。镇村干部通过“大喇叭”、微信群、现场讲解等方式宣传政策,打消农户“嫌麻烦、收益低”的顾虑。如今,农户送秸秆到收储点,每吨可获200余元收益,还省去清理成本,实现“家门口增收”。后三堂村民李大哥直言:“今年5亩地秸秆卖了近千元,不用自己动手,政策说到了咱心坎里。”
回收后的秸秆经企业加工,成为饲料、有机肥、生物质燃料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养殖、种植、能源等领域,形成“田间回收—企业加工—市场应用”闭环产业链。
秸秆综合利用既守护了生态环境,又为乡村产业注入新动能。如今的红花镇,田埂无废秆、空气无异味,农户口袋鼓起来,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