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作用,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专业赋能,科创惠农”赴威海社会实践服务团在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学术指导教师梁潇的带领下7月21日至7月23日前往山东威海临港区汪疃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三下乡”实践调研活动。
园艺赋能,科技兴农
7月21日,实践团先后走访了鲁巽农业现代苹果产业园区学习智慧农业与科技的相关技术,并深入农户家中展开实践操作。
鲁巽农业现代苹果产业园区负责人孙老师介绍了鲁丽苹果为矮化密植模式,采用“水+肥”的滴灌模式和“防冰雹+防虫害+防日灼+保温”的纱网构造,在孙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队了解到“背上枝”,其存在部分枝条不结果并向上生长的现象,最好的方法是采用“从中折断”,为明年花芽的形成积累养分。在维纳斯黄金苹果种植园区,孙老师介绍苹果套袋采用“红色蜡袋+套袋”结合的材料,并在套袋后喷洒波尔多液,可以作为保护剂和灭菌剂。在参观过程中,孙老师给实践队员介绍了无人打药机和除草机器的使用方法,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通过科技赋能手段来降低劳动力,实现科技惠农。

图为实践队员调研鲁巽苹果产业园套袋。王新炼供图
苹果产业聚力深耕三产协同发展
为推动乡村“三产”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7月22日,实践团队走访调研黄胖子苹果有限公司、樱聚瓦苗木有限公司等现代果树种植企业,学习智慧农业发展成功经验。
黄胖子数据部经理宋贝贝绍黄胖子苹果有限公司是以“绿盟”生产线为依托,全产业链进行“维纳斯黄金苹果”的分选工作,主要从矮化密植的苹果树,到自动化分选制成高档礼盒,到以线上销售至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为主;实践队员了解到数字化苹果分选绿盟设备可根据成色、添堵等筛选分级,分级精细到近9类,大大提高可标准化程度。维纳斯黄金采摘后应先在冷库集中处理,增加甜度,再进行智能化分拣、出果等工序;黄胖子品牌坚持以“好吃”为第一标准,采摘苹果当天入库,最大、程度保证苹果的品质,每一盒黄胖子都有自己的多维度信息,进行科技记录,进行监测,打造全方位的品牌保证。

图为实践队员调研黄胖子维纳斯黄金苹果销售情况。王新炼供图
校企助力,科技富农
7月23日上午,威海鸿树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世金带领实践队员走进种植大棚,在王经理的介绍下,实践队员了解到园区樱桃采用“漏天+大棚”双轨种植模式,并研究出了“起垄栽培技术”和“滴灌微喷技术”。园区采用中药药渣来改善土壤,并且具备一套与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指导建设的水肥一体化系统,棚内数据可以进行远程输送,仅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21个大棚的控制。
7月23日下午,实践队员来到威海神山葡萄庄园内进行参观学习,威海神山葡萄庄园董事长兼总经理曹志毅带实践队员进参观神山葡萄庄园,介绍庄园主要种植“巨峰”“阳光玫瑰”“乒乓球”“夏黑”“金手指”等近二十个品种的葡萄,种植面积达300余亩,每亩产量可达到四五千斤。公司还与威海市农科院、青岛农业大学达成战略合作,以寻求更多发展契机。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神山葡萄庄园种植品种。王新炼供图
专业引领,立足田间地头
实践团队来到于家英村农户家中,进行帮忙套袋、折枝等工作,通过观察、查找、折枝进行实践,熟练掌握“背上枝”的处理方法,将孙老师指导的套袋工作应用农户家中,从选袋、套果到扎口,实践队员们分工协作,动作熟练,为农户们节省了一定的成本和时间,真正的做到科技惠农。

图为实践队员进行“折枝”处理工作。王新炼供图
此外,实践团还在小规模樱桃种植园进行枝条修剪工作,运用园艺知识将上部未生长花芽徒长的枝条进行调整,为下部枝条的生长储存营养。实践队员们课堂知识和参观成果落到田间地头,也是用专业能力解决农户实际难题。(通讯员:李洁、王新炼) |